“小儿百脉,汇于两掌”,小儿的特定穴位中,70%分布于两掌。在小儿两掌上取穴,不仅方便操作还蕴含着中医的整体观念。其中五经穴与五脏相对应,其推拿方法也与其生理特点相对应。小儿生理特点为“心肝有余,肺脾不足,肾常虚”,因此,心经和肝经是常用清法,而肺脾肾三穴的推拿方法多是补法,其中肾经较为特殊,上面说的肾常虚,并不是我们常说的“肾虚”,而是小儿生长发育迅速,相对于这个发育速度来说,肾是不足的,对于小儿,是不能随便吃补药的,一定要辨别清楚才行的。如果孩子的情况需要补一补,不妨给孩子做一做推拿~
肺经
【位置】
位于小儿无名指的掌面指根到指尖。
【操作】
可清可补,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法,由指根推向指尖为泻法,操作2~3分钟即可。
【应用】
补肺经能补益肺气。用于肺气虚损及咳嗽气喘、虚寒怕冷等肺经虚寒证。
清肺经能宣肺清热、疏风解表、化痰止咳。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、气喘、痰鸣等肺经实热证。
肾经
【位置】
位于小儿小指的掌面偏尺侧一些,指根到指尖。
【操作】
肾无实证,只补不清。补法可补肾、固摄、健脑益智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操作方向与其它四经相反,由指根直推向指尖方向为补,操作2~3分钟即可。
【应用】
补肾经能补肾益脑、温养下元。用于先天不足、久病体虚、肾虚久泻、多尿、遗尿、虚汗喘息等。
在《幼科推拿秘书》中记载肺经“肺金在无名指,属气,止咳化痰。性主温和,风寒入肺固嗽,伤热亦嗽,热宜清,寒亦宜清;惟虚宜补,而清之后亦宜补。凡小儿咳嗽痰喘,必推此。”对于咳嗽,虚实是都可以用肺经的,只不过是实用清大,虚用补法。肾经则是常用补法,那如果孩子小便黄赤,下焦有热,肾经又不适合做清法,该怎么办呢?对于这种须用清法的时候,则用清小肠代替。
以上穴位,习惯是在小儿的左手上操作,每穴可推2~3分钟,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增减推拿次数,同时根据孩子病情的不同,配合之前介绍的穴位和相应的手法,如果有记不清的,可以回去翻看的,复习的时候也是学习。
最后,对于肾经的推拿方法,这里在强调下,肾是只补不清的,而且推拿的方向也不一样,大家要留心哦。